Français


在线客服


Nouvelles


学习心得

    Mandarin E-Learning
    Mandarin E-Learning Mandarin Education School offre des cours de Chinois en ligne. Cela n'a jamais été aussi facil...


    Ajoutez notre

    Identifiant Officiel 
    Wechat : MandarinGroup
    Pour plus d'informations

    Téléphone de l'école:
    0086 510-66729958

    0086 1866 1199 988

    Skype:

    Sandy.Swun

    QQ:
    115423016
    289709049

    519988808

    Email:
    Add.:

    Mandarin Education School

    Room 405,Building 8,Maoye

    Business Centre,Changjiang

    No.1,New District,Wuxi, China



      汉语普通话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汉语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那么,什么是汉语普通话呢?

      汉语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是“普遍通用”的意思。根据1955年全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精神,经国务院批准,“汉语普通话”的具体含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我们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的。

      “汉族”、“汉语”的名称,源始于汉代。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灭秦,后来,经过楚汉相争,战败项羽,扫灭群雄,建立了统一的帝国——汉朝。西汉时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尤其是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各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了汉朝和中亚各国的友好关系,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西域的文化经济交流,影响十分巨大。当时,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把生活在中国的民族称为“汉族”或“汉人”。而汉族所使用的语言,也就被称为“汉语”。

      在汉朝建立之前,中国人叫“华”族、“夏”族或“华夏”族。“华”的本义是“花”,其篆体字形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引申出“美”义。“夏”的本义是“中国之人也”,其篆体字形像一个迈步前行的巨人;在古人的观念中,“天大、地大、人亦大”(《说文解字》“大”字说解),因此“夏”引申出“大”义。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公元574-648)在《左传•定公十年》所载孔子之语“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后注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这充分说明华”、“夏”的称呼,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对中华文明的骄傲和自豪,反映了中国早在2500年前就是一个文明之国、礼仪之邦。

      早在先秦时期,我们华夏民族就有了自己的民族共同语,那时叫“雅言”或“通语”。《论语》中就有“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的记载,意思是:孔子平时讲话用的是鲁国方言,但在诵读《诗》、《书》等经典和在主持各种礼仪活动的公共交际场合,用的是雅言。编纂于西汉初期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词典叫《尔雅》,“尔”是“靠近”的意思,“雅”是“雅言”之义,书名即表示要推广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共同语代代不衰,广泛流传。

      现代汉语是相对于古代汉语而言的。一般认为,由古代汉语发展为现代汉语,应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几十年为过渡时期。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语音规范。

      任何一种共同语,其语音只能以某一方言点的语音作为标准,而不能以几个方言点或拼凑而成的语音作为标准;否则,人们将难以遵循和把握。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历史的选择。北京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800年历史;近三四百年来,北京话作为官方通用语言即“官话”,其影响遍及全国;尤其是20世纪以来,电影、电视、广播、话剧等,一般也都采用北京话,中国绝大多数人也都能听懂北京语音。因此,北京语音的标准音地位,是历史形成的、社会公认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并不意味着北京话的任何一个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实际上,北京话中的一些土音成分和异读等,都不能进人汉语普通话。

      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这是词汇规范。

      以北方方言为汉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这也是历史形成的。从夏商周一直到元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重心一直在北方。北方方言的覆盖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0%),其词汇普及到全国各地。北方方言的基础方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并不意味着北方方言中的所有词语都是汉语普通话的成分。事实上,汉语普通话既要排除北方方言中的一些土语成分,也要有选择地吸收其他方言、古代汉语和外国语言中的词语,并不断创造新词新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

      汉语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语法规范。

      这里要特别注意“白话文”、“现代”、“典范”这三个关键词。

      “白话文”是相对“文言文”和“半文半白”的文章而言的,同时也排除用方言写成的文章;“现代”是相对于“古代”而言的,表示了汉语发展的最新阶段和最新状态;“典范”是相对于“一般”而言的,强调经得起推敲和社会公认。只有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学术论文、经过集体构思撰写修改而成的重要文件或论著才可以作为汉语普通话的语法规范。





    You may also like




    在线客服